自最早原始社会的以物换物,到古代的贵重金属,支付货币以及支付方式一直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中国是使用纸币最早的国家,无疑代表了当时文明的领先地位。回顾新中国成立70年,支付方式发生了巨大改变。
票证经济下的凭票支付
建国初期,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工农业基础较为落后,粮食和商品的产量远远满足不了国民需求,再加之私商从中投机,粮食供给问题尤为明显。为保障国民生活需求,稳定粮价以及解决粮食投机问题,中国共产党在逐渐学习了苏联经济模型后,引领国家逐步走上了计划经济道路。
凭票供应并不是中国最先采用的,苏联在十月革命后,由于内战不断,商品缺乏,采用了商品计划分配的形式。苏联最早的票证是在1916年发行的鞋票。自1955年8月,国务院全体会议上通过《市镇粮食定量供应凭证印制暂行办法》至1955年底国家第一次全面发行粮票开始,中国开启了39年的票证经济时代。
在当时,粮票、布票等是最重要的支付工具,有“第二货币”之称。中国的粮票种类在数量上可谓世界第一,全国2500多个市县和部分乡镇都分别发行了各种粮票。近40年的票证经济中,新中国前后共发行了14000多种全国粮票(先后印制共计9套)、地方粮票和军用粮票。
票证制度主要分为“四证三票”,“四证”为:市镇居民粮食供应证、工商行业用粮供应证、市镇饲料供应证、市镇居民粮食转移证,“三票”则为:全国通用粮票、地方粮票、地方饲料票。票证体制有着极为严格的制度规定,票证按人口定量发放且只能购买相应商品。票证经济下,是国家对物资分配的严格把控,极大程度的削弱了资本的对资源的分配。“一票难求”的现象在当时极为常见,百姓在生活困难时可用票换钱,在相对富裕时却很难用钱买到票。
在宏观控制了资源分配的同时,随着经济发展,票证经济也呈现出了自身的弊端和局限性。自1995年率先发行的粮票,到各种类型的购货本及工业券,截至1961年凭票供应的商品已达到156种,因票证不能跨地方使用,百姓出差、外出探亲时都需要攒够并携带各种类型的地方粮票,且要换成全国粮票才能满足短时间内外出生活支付。另一方面票证只针对城镇居民发放,这意味着农民一旦离开了土地将无法生活。这些局限性都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劳动力流动,阻碍了社会发展。
改革开放后,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以及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商品供应不足,粮食等生活资源紧缺的问题逐渐得到解决。1993年粮油实现了敞开供应,随之粮票也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国家于1993年7月1日终止了粮票流通,标志着票证支付终于完成其使命,退出历史舞台,长达近40年的票证经济就此落幕。
改革开放初期的现金支付
伴随着经济体制的改变和生产力的提高,商品市场随之也逐渐开始活跃。价格机制以及供给平衡机制开始发挥作用。现金支付为居民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的同时,也可以让民众根据自身的经济水平选择品质不同价格的商品。
由此,现金成为了人民主要的支付工具,人们的日常出行,购物及旅行也便离不开现金。钱包里日益增加的现金很大程度上为百姓的生活增加了便利和安全感。由于购买力、零售面额及货币总量需求不断增长,当时流通最大面额10元的纸币逐渐满足不了消费的需求,所以国务院于1987年和88年先后发行了面值包含50元和100元的第四套人民币。
然而随着纸币面额的增大,假币的巨额暴利也不断诱惑着不法分子。1983年至1995年间,假币犯罪案件年均增速22.6%;其中1983年至1991年年均增速4%,而1991年至1995年年均增速36.5%。在验钞机不普及的年代,在享受现金带来一手交钱一手寻货的便利的同时,当面验钞也是人们当时必备技能,各行各业也都有自己一套辨别假币的方法。无论买家卖家,接过纸币后抖抖钱,听听声对着灯光照一照后,才敢把现金放进口袋,交易才算完成。
银行卡刷开了电子支付的大门
现代支付行业的发展的基础是银行业。随着改革开放实施,国家采取多项措施,提高了国内银行业的多元化。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在承继原有职能同时,相继拓展新职能,且新办了中国工商银行和交通银行。
虽然从古代以来存折就以“凭贴"、"书贴"、"文券"、"券契"等形式流传于钱庄以及典当行,但其只具有储蓄记录功能,并不具有直接支付功能,所以具有悠久历史的存折未能在支付行业中留下一笔。而同时具备了储蓄和支付两个功能的银行卡则刷开了电子支付的大门。
银行卡的出现弥补了大额现金交易的不安全性和不便,不仅减少了现金和支票的流通,也打破了银行业务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我国的第一张银行卡在1985年由中国银行珠海分行发行,名为“中银卡“。随后工行、建行、农行等也相继发行了银行卡,1986年,中国银行发行了国内第一张信用卡”长城卡“。之后几年内,各大国有银行相继加入万事达、VISA国际组织并推出了信用卡。
然而当时的信用卡办理”门槛“较高,定位5000元人民币,在当时的收入及消费水平下,拥有5000元人民币的人数并不多,所以拥有储蓄功能但不具有透支功能的借记卡更被民众接受并成为了银行卡的主体。截止1994年初,国内发卡量达到400万,交易额达到2000亿元。
1993年6月,国务院启动了跨部门跨地区的发展我国电子货币的“金卡工程“,进而促进银行卡联营,减少现金流通量和发行量,并且发展电子货币。为企业和个人提供了更加方便快捷且安全的支付方式。
互联网支付初期及第三方支付
便随着银行卡支付飞速发展,持卡人数和交易数额不断增加,更多的需求刺激了银行推出更加便捷和方便的服务。全球电子商务悄然兴起,1996年,中国银行率先建立网上银行服务,同年我国互联网用户为10万,而到1999年,我国互联网用户增至400万,增长4000%。同年9月,招商银行全面启动国内首家网上银行“一网通”,网络银行服务体系逐渐完善,电子支付开始在中国初步展现。
1999年,第一家C2C网站易趣网成立,同年,马云带领几十人投资50万元人民币在杭州成立阿里巴巴,8848等B2C网站也正式上线,网上购物开始进入民众视线。在电子商务的初期阶段诚信问题并未得到很好解决,电商行业体制并不完善,商品质量及服务难以得到保障,九十年代末至2001的网络购物及消费并不能被广大民众接受,且支付方式主要以银行的网银为主,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
银行卡方面,2003年我国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从而进入“信用卡元年”,之前小额贷记卡逐渐被标准贷记卡所取代后,随着金卡工程的发展,中国银行卡联网通用进入深入发展阶段,全国各大银行机构的发卡量迅猛增长。
截至2004年底,我国银行发卡数量达到7.62亿张。2004年1-9月全国银行卡交易总额18.39万亿元。银行在初期几乎引领着电子支付产业,大型企业于银行之间的支付仍占据着主要的网络支付份额,但随着中小型电子商铺的支付需求增加,以及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加入,电子支付开始呈现多元化。
同一时期,2003年10月,支付宝上线,拉开了网上支付的帷幕。支付宝通过资金第三方托管,解决了之前中国互联网购物的信任危机,因此支付宝电子商务中脱颖而出,很快成为最大的第三方支付平台。2005年,随着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喊出了“电子支付元年”的口号,电子支付产业开始了百花齐放的盛世。
网络购物以及网络支付更加被广大民众认知并接受,电商行业得以飞快发展,截至2005年12月31日,我国互联网用户达到11100万人,较2004年同期增长18.1%。网上银行用户增至3000多万人,交易额达到72.6万亿,其中个人网银的交易额也从2004年的6千亿增值2.4万亿,增长300%。网上支付逐渐成为消费者网络购物的首选方式。
移动支付
随着个人移动智能终端的发展,互联网用户的上网模式从PC端分流到手机端,各大互联网公司的战场也随之转移到了手机端。但早在1999年,国内最早的移动支付就已出现。2002年,银联推出了手机短信支付模式。2011-2012年间,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先后成立了电子商务公司,同期支付宝推出条形码支付,拉开了移动支付的序幕。
移动支付的形式彻底打破了传统支付对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消费者可随时随于任何卖家进行支付。与此同时,移动支付需提供支付密码、指纹或面部识别,具有较高的隐私度和安全性,且支付过程无需现金,无需找零,无需刷卡签字。方便快捷的移动支付无疑将成为基层设施并与各行各业融合,所以抢占移动支付市场也成为了各大互联网公司以及手机公司的重要任务。
2013年8月9日微信5.0正式上线,新增的微信支付功能向一家独大的支付宝发起挑战,与之前的支付方式更迭不同的是,移动支付无需现金银行卡或支票,买家可以通过移动手机直接完成支付,所以这次支付战的核心是在抢占消费者移动端支付入口和习惯。
为抢占移动支付市场,各大厂商不断进行技术革新,进而增加了移动支付的多元化安全性以及便捷性,从而进一步完善移动支付平台,据中国支付清算协会统计,2013年网络支付中第三方支付占比88.3%,移动支付仅占11.7%。三年后,网络支付中移动支付已上涨至48.5%。
根据人民银行公布的《2018年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的数据,2018年,非银行支付机构发生网络支付业务5306.1亿笔,金额208.07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5.05%和45.23%。截至2019年9月23日,中国移动支付率已达到71.4%。移动支付已成为国内目前主要支付方式。
结语
回顾中国70年,一个钱包便见证了70年间支付方式的演变和发展。从持续了近40年计划经济下无比珍贵的粮票,到改革开放时期塞满钱包的现金,再到21世纪初各大银行发行的银行卡,以及如今的移动支付。支付行业的创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及消费习惯,不断改变的支付介质则反映了民众对方便快捷以及高安全性支付方式需求的不断提升。